气象热点访谈
气象热点访谈 | 今年三伏,气象会更热吗?
2025-07-16 10:12:47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岩 责任编辑:李岩 2025年07月16日 10:12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马上,热点就要进入三伏。访谈商洛市某某自动化科技培训学校今年三伏天气怎么样?会更热吗?一起听听气象专家的气象解答。
新华访谈:今年三伏天气怎么样?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今年,热点我们预计这一时段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偏多,访谈旱涝并重,气象东部降水呈现出南北多中间少的热点分布格局,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以及高温热浪都很明显。访谈商洛市某某自动化科技培训学校
江苏省气候中心预测评价科科长蒋薇:三伏天,气象是热点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访谈时段。一般认为,气象入伏后,热点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访谈但每年高温具体出现的时间、范围和强度与三伏天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今年三伏天可能还是比较热的,因为现在高温天越来越延后,夏末到9月初出现高温也是比较常见的。
新华访谈:还没到三伏,为何这么热?
蒋薇:今年高温出现早,主要是由于西太副高北跳异常偏早,出梅明显偏早,目前雨带主要位于北方地区,而江淮流域在副高控制下形成晴热少雨天气。
高辉:我国的高温热浪,主要还是和天气系统的空间分布型有最直接的关联,尤其是在江淮地区,三伏是最热的时间段。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这一次江淮地区的高温依旧偏多。
蒋薇:近期高温的减弱与台风有关,高温的范围和强度是有所减弱的。台风(丹娜丝)影响结束后,江淮地区的高温还会再度反弹。
新华访谈:越来越热的夏天会不会成为常态?
高辉:近十年来,我国高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尤其是高温和高温日数不断变长变多,表现为开始时间提早、结束时间延迟,这样就造成高温日数不断增多,强度也不断增强,在空间上表现出高温范围明显扩大,尤其是四十度以上极端高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蒋薇:从201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夏季强高温屡破记录,高温日数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每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湿热情况差异还是会比较大的。
高辉:我国高温热浪,受到东亚夏季(风)环流,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的影响,同时还和高纬度环流系统有密切关联。我们以北京为例,在2021年,北京的高温日子就有常年夏季的一半左右,因此我们可以说高温会越来越常见,但具体到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需要开展具体的分析和研判。
新华访谈:如何防范高温天气?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首席柳艳香:我们要密切关注您所在的地区的天气预报。高温天气对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慢性病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心慌、乏力、肌肉痉挛等等症状的时候,应该立即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并及时就医。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服务首席顾荣直:高温天气会对各行各业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生产作业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作业,采取有效防暑降温措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时尚)
- 中国发现新稀土矿物 “钕黄河矿”
- 【乌镇观潮】加速智慧互联,从“枕水乌镇”驶向“数字蓝海”
- 儿子不尽孝还伤害母亲,上海老两口要回已赠与的3套房获法院支持
- 【乌镇观潮】加速智慧互联,从“枕水乌镇”驶向“数字蓝海”
- 国安部门披露:部分国家千方百计窃取我国稀土
- 长沙一岁女童遭车辆两次碾轧离世?当地:正在调查
- 中国记协:遇袭记者人身安全手机已退回
- 原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党委书记、经理赵广义被查
- 黄仁勋将出席第三届链博会
- 众观局|内阁新班底初见雏形,这次特朗普又破了美国纪录
- 儿子不尽孝还伤害母亲,上海老两口要回已赠与的3套房获法院支持
- 中国记协:遇袭记者人身安全手机已退回
- 女性更容易醉酒?背后有更多惊人的真相
-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位于凯撒利亚的住宅遭炸弹袭击
- 朝鲜谴责日本《防卫白皮书》:无耻诡辩
- 在APEC国际媒体中心感受秘鲁文化元素
- 俄媒:朔尔茨为何抢在特朗普之前给普京打电话?
- 英伟达最新财报下周来袭 能否重振AI硬件势头?
- 近20省区市迎高温“烤验” 全国热哭预警地图看哪里“热到崩溃”
- 【乌镇观潮】加速智慧互联,从“枕水乌镇”驶向“数字蓝海”
- 蛰伏68年的印尼足球,也要扬帆起航了 views+
- 国羽重夺汤杯!石宇奇无差别扫射强队一单 男双大火收汁 views+
- 英特尔酷睿 i9 views+
- 中新健康丨“贵人语迟”?专家:孩子言语不清应及时接受正规系统检查 views+
- 头晕头痛别大意,小心淋巴瘤在作祟 views+
- 农村出现医保退保潮?国家医保局回应 views+
- 被称为“会飞的硫酸”,6 views+
- 初试380,法考316,西政民法的稳扎稳上岸路 views+
- 一个普通人的二战跨考之路|辽宁大学新传考研经验帖(俄语考生) views+
- 科学防癌,关注这些高发肿瘤的预警信号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