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陷“溴酸盐”风波,达到致癌剂量要喝多少水?
近期,溴酸盐农夫山泉卷入“溴酸盐含量争议”风波,山泉水相关话题登上热搜。陷风万宁市某某管道业务部
起因是波达,7月15日香港消委会发布的到致多少一则饮用水检测报告称农夫山泉和百岁山产品抽检样本中潜在致癌物溴酸盐的含量达到欧盟标准上限。紧接着,癌剂农夫山泉指出香港消委会的量喝错误并要求其道歉,再然后,溴酸盐香港消委会真的山泉水就致歉了......
网友们在吃瓜的同时,不免疑惑:刚看到这个新闻很震惊,陷风万宁市某某管道业务部看完后,波达原来农夫山泉没问题?所以,到致多少溴酸盐到底是癌剂啥?瓶装水里为什么会有它?它是否真的致癌?本期《健康关注》带大家了解一下。
溴酸盐是量喝啥?为什么会出现在瓶装水里?
溴酸盐,其实是溴酸盐使用臭氧对水进行消毒灭菌的副产物,是溴化物氧化形成的盐类。
正常情况下,水中不含有溴酸盐,但自然水源中可能含有溴化物。臭氧消毒是一种现代化的杀菌方法,广泛用于饮用水的生产过程中。相比传统的氯气消毒,臭氧消毒效率高、不产生异味,且不会产生含氯副产物。然而,这种方法在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会与水中的溴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微量的溴酸盐。这就是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来源。
市场上的瓶装水和桶装水都属于包装饮用水,目前常见的包装饮用水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纯净水、天然水和天然泉水、天然矿泉水。
从国标来看,纯净水、天然水和天然泉水执行的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标准,天然矿泉水执行的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标准,这两个标准对水中溴酸盐最高限值均为0.01毫克/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
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世界卫生组织等各类饮用水安全标准中,溴酸盐安全规定均为不超过0.01毫克/升。
在众多饮用水标准中,欧盟的标准更引人注目一些。在欧盟的通用饮用水标准中,溴酸盐的限值也是不超过0.01毫克/升,这一标准适用于大多数饮用水,包括经过处理的自来水等。但是,对于天然矿泉水,欧盟有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他们认为高端的矿泉水应该是本身就很干净的,溴酸盐的限值不超过0.003毫克/升。
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产品溴酸盐含量0.003毫克/升,符合以上各国各地区饮用水安全标准。香港消委会检测的农夫山泉产品样本为饮用天然水(不是纯净水,也不是天然矿泉水),却适用了欧盟“天然矿泉水”的标准(溴酸盐浓度不超过0.003毫克/升),其适用标准明显错误,所以很利索的道歉了。
溴酸盐会致癌?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
致癌物的分级主要看证据的确凿程度。关于溴酸盐是否致癌的问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溴酸盐列为2B类致癌物(可能致癌的物质),这意味着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溴酸盐能够导致动物和人患癌。
正如科学界常说的那样,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世卫组织评估表明,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天喝两升含0.01毫克/升溴酸盐的水,终生饮用这样的水,癌症的增加风险约为十万分之一。这说明在合理饮用情况下,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对健康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可能会说:“溴酸盐毕竟是人体不需要的物质,即便是再小的风险咱们也希望避免啊!”按照权威食品专家的观点,食品安全的监管逻辑就是找出剂量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设定一个风险小到可以忽略的控制标准。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更科学地看待这次事件,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提升对食品安全的判断能力,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参考资料:
[1]https://eur-lex.europa.eu/EN/legal-content/summary/drinking-water-essential-quality-standards.html
[2]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240717/35fc94095ad1406ab5847ddbed2337df/c.html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The IARC Monographs: Updated Procedures for Modern and Transparent Evidence Synthesis in Cancer Hazard Identification.JNCI J Natl Cancer Inst (2020) 112(1): djz169.
[4]https://monographs.iarc.who.int/list-of-classifications
[5]GB 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
[6]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7]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407794

(责任编辑:焦点)
- 俄放弃唯一航母,美媒点出一个真相
- 女子私密处手术后死亡,一人获刑
- 韩促俄“二选一” 俄“坚决不同意”
- 北京地铁将开启“暑运模式” 多条线路双休日缩短运营间隔
- 预防基孔肯雅热,一图说清!
- 北京中招网上咨询活动7月9日9时启动 考生和家长可在线提问
- 装完化工油又装食用油,这跟投毒有什么区别
- 福建福清一熔铸车间疑似发生闪爆事故 造成2死1伤
- 狂揽四金成MVP,18岁天才少女领奖台“冷脸”
- 美媒:莫迪访俄,泽连斯基发声称“非常失望”,美国务院表示“关切”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鲍炳章、吴炜、饶勇提起公诉
- 广东汕头15岁男生遭同龄男生杀害:2人被刑拘
- 新政来了!北京楼市将发生哪些变化?
- 女子8年读研获学位证,证件“存活”11天被学院作废,起诉学校败诉
- 实录|对话王兴兴:回应关于宇树上市,机器人降价,AI投入以及出货量
- 北京至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直飞航线从10日起开通
- 辽宁省辽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文龙接受审查调查
- 提升群众安全感为平安“加码” 北京公交警方一天查获3名网上在逃人员
- 以军6日在加沙军事行动已造成38人死亡
- 北约将合伙对华采取更多行动?白宫回应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 views+
- 乡村里的寄宿学校,是“救赎”还是“束缚”? views+
- 北京市交通委原副主任容军被查 views+
- 机票价格暴跌60%!旅行社降价冲刺暑期后段,网友:已经在做准备了! views+
- 外交部发言人就王毅将访问缅甸答记者问 views+
- 媒体:30名游客28人买黄牛票,问题出在哪儿? views+
- 38元一份的中药冰淇淋走红,网友:李时珍坐不住了 views+
- 大熊猫彤彤死亡 views+
- 超50家银行解散,释放什么信号? views+
- 青岛女导游嘲讽游客 当地文旅局:将从严从重处理|封面深镜 views+